![]() 生物腐植質
生物腐植質是天然土壤改良材料,經完全發酵後,含大量土壤益生菌、有機質及生物腐植酸,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並能防治線蟲和土壤傳染病,進而改良種植障礙。
什麼是生物腐植質?生物腐植質是天然土壤改良材料,經完全發酵後,含大量土壤益生菌、有機質及生物腐植酸。 生物腐植質採用多種第一手植物性乾淨材料,調整適當比例後,使用專利菌種仁維國際綜合土壤微生物菌群(土壤益生菌)發酵,經過三個月以上堆置和定時翻堆,材料完全腐熟,內含有80%以上機質纖維、15%以上生物腐植酸、大量活躍的土壤益生菌、大量短鏈營養素、醣化纖維分子及微量元素等。 (1) 登記全名:仁維牌高酵有機質肥料生物腐植質,肥製(質)字第0973002號。 (2) 登記成分有機質≒80%,經國內單位檢驗天然腐植酸達15%。 (3) 採用第一手乾淨材料,經過完全腐熟,內含微生物活力最強,另含有大量短鏈營養素、醣化纖維分子、微量元素等。
生物腐植質的特長是什麼?(1)生物腐植質專門做別人做不來的連作障礙(種植障礙)改良,搭配農用活性水2號,防治線蟲和土壤傳染病。 (2)改好土地,連作成功,免除找新地、開墾山林和休耕的成本。 (3)完全腐熟,含15%以上生物腐植酸,是最天然最划算的腐植酸來源。 (4)80%以上有機質和大量土壤益生菌,有效改良土壤結構,淨化魚塭底土。
改良土壤原理是什麼?生物腐植質是以農用活性水2號為基礎開發出的新產品,是針對台灣或其他地方土地,常有的有機質低落、缺乏土壤益生菌問題特別研發的新產品。 台灣農業的土壤問題,可以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三個方面。使用農用活性水2號雖然能夠補充微生物,解決生物性問題,但缺乏有機質的土壤很難讓微生物在土壤中有效繁殖。尤其處理連作障礙問題時,如果土壤益生菌無法獲得足夠的有機質,就無法取得數量優勢,無法壓制土壤中的病菌。 因此,生物腐植質(1)運用土壤益生菌腐熟植物性材料,本身就含有大量有機質和高濃度土壤益生菌;(2)和農用活性水2號(甲殼素)一起使用,對土壤中的放線菌群特別有營養促進作用;(3)生物腐植質的腐植酸能供給土壤益生菌(含放線菌)馬上能利用的營養;(4)土壤益生菌分解生物腐植質時,同步放出生物酸,長出生物膜,促進土壤團粒化;(5)壓低成本,回饋農友。使用生物腐植質,能 一次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面相的許多問題,全面改良土壤,對於土質老化累積廢物引發病害,例如養殖池池底的改良與再生,同樣有優異的表現。
安心的高密度養殖資材運用農用活性水2號和生物腐植質克服連作障礙的好處,已經在前面說明過了,當然好處不止於此。 我們運用生物腐植質開發尖端的養殖池池底改良工法。這是因為養殖池池底一旦累積了分解不完的有機物(餌料、魚蝦糞便、屍體等),很容易引起弧菌或病毒的感染,嚴重時會造成整池損失。為了避免劇烈損失,傳統會使用低密度的混養法,但此方法不但無法淨化感染的根源,還會讓投餌效率降低、養殖者收益降低、單位產量降低,無法滿足市場對優質台灣水產品的需求。 只要在投苗前,用生物腐植質和豐富的綜合土壤微生物菌群將池底累積的有機物分解,再放水,可以提高飼養密度達3倍以上,配合良好的管理,不需用藥即能將育成率提高2倍以上。
生物腐植質的適用對象是什麼?(1) 老薑線蟲、軟腐病,病徵是收成的老薑皮起珠、起泡、夏季薑黃葉,地下莖部位潰爛。 (2) 高山高麗菜根瘤病菌,病徵是菜苗生長遲緩,挖起發現根腫大、根腫瘤,捲曲肥大如蚯蚓。 (3) 溫室網室、葉菜瓜果種植障礙。 (4) 白蝦專養與其他高密度養殖,水產養殖池底臭土黑土分解。
怎麼種好薑和高山高麗菜?特定作物如何使用生物腐植質?(1)嫩薑:秋天和基肥(減量至50~70%)一起施用生物腐植質,每分地使用800~1200公斤混合均勻改土,並施用20公升以上稀釋50倍的農用活性水2號,入冬後再種植薑母可克服此土地的連作障礙。 (2)老薑:在冬末收穫老薑的地,馬上施用每分地800~1200公斤的生物腐植質與基肥(減量至50~70%)混合均勻改土,並施用20公升以上稀釋50倍的農用活性水2號,至少需停止農事兩個月後再種下薑母,雨季前中持續使用農用活性水2號,可克服此土地的連作障礙與減少軟腐病。 (3)高山高麗菜:植苗前每分地使用500~750公斤生物腐植質,與基肥(減量至50~70%)混合均勻改土,一定打田10~15公分深混勻再種菜苗,每次追肥使用農用活性水2號稀釋50~100倍灌根,大雨後使用農用活性水2號稀釋50倍灌根,防止根系衰弱。 (4)蔥:植苗前每分地與基肥一同施用300~400公斤生物腐植質,可改良土壤環境,減少種植障礙和線蟲發作。 什麼是特定作物最適施用時期?說明:「☆」表示此時期施用效果優異(克服連作障礙),「○」表示此時期施用效果良好。
產品規格與參考用法生物腐植質的產品規格是什麼?(1) 重量25公斤。 生物腐植質的參考用法是什麼?(1) 做基肥時平均灑播土面,混耕於土壤中,各種作物依耕作期長短、土壤狀況、耕作習慣等,酌量增減使用量,短期作物每期植苗前均勻翻耕入土,果樹與長期作物依環狀或溝狀翻耕施追肥。 (2) 建議基肥用每公頃施用量,短期作物每年6至9公噸,長期作物每年12至15公噸。果樹環狀施肥,每株20至100公斤。 (3) 水產養殖池底改良,每分池使用300至400公斤,需與生物活性水和生物反應器一起使用。 使用注意事項(1)請儲存於陰涼乾燥處,勿直接曝曬或儲存於高溫處。 (2)施基肥時須與土壤充分攪拌混合,施追肥時需按使用方法依作物生長趨勢及產量給予適度調整。 (3)施用後遇連續大雨請酌量追加使用。
下載產品型錄
公司首頁 公司簡介 應用實績 產品介紹 專利認證 案例考察 連絡我們
|